티스토리 뷰

Selfnote/메모사항

삼재지도

하이안자 2016. 6. 7. 10:25


그림출처






삼재지도




.....

三才之道也。”[1] 
三才之道与“六”相关。“六者”实际是指重卦六爻。重卦六爻之所以会成为三才之道,是因为在孔子看来:由三画(爻)的八经卦到六爻的六十四卦,是人类认识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。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《童子问易》依据清华简保训》篇出土新材料等证据推翻了孔颖达的“重卦四说”,认为“重卦之人当为舜帝”[2]  。
“三才之道”从数学角度讲是二进制之道;从哲学角度讲是阴阳、刚柔、仁义诸对矛盾相互作用之道,是天道和人道会通之道。......



<참고>


천원지방설논문


삼재사상


  1. ^ 易經繫辭下云:「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,兼三才而兩之。」說卦云:「立天之道曰陰與陽,立地之道曰柔與剛,立人之道曰仁與義,兼三才而兩之。」三才之語詞即由此而來。天地人曰三才,才與材通,禮記學記云:「教人不盡其材。」鄭注:「材,道也」三才即天道、人道、地道。

천지인


  • 傳統思想中的三才
  • 天時、地利、人和,出自《孟子·公孫丑章句上》的一節:「時不如利。地利不如和」,指戰略成功的三項条件,轉而簡化為「天地人」。



삼재도


易曰:窮理進性,以至於命。所以謂之理者,物之理也。所以謂之性者,天之性也。所以謂之命者,處理性者也。所以能處理性者,非德而何?是知道為天地之本,天地為萬物之本。以天地觀萬物,則萬物為物。以道觀天地,則天地亦為萬物。道之道盡之于天矣,天之道盡之于地矣,天地之道盡之于物矣,天地萬物之道盡之于人矣。人能知其天地萬物之道所以盡于人者,然後能盡民也。天之能盡物,則謂之曰昊天。人之能盡民,則謂之曰聖人。謂昊天能異乎萬物,則非所以謂乎昊天也。謂聖人能異于萬民,則非所以謂之聖人也。萬民與萬物同,則聖人固不異乎昊天者矣。然則聖人與昊天為一道,聖人與昊天為一道,則萬民與萬物亦可以為一道也。二世之萬民,與一世之萬物,既可以為一道,則萬世之萬民與萬世之萬物亦可以為一道也明矣。夫昊天之盡物,聖人之盡民,皆有四府焉。昊天之四府者,春夏秋冬之謂也,陰陽升降于其間矣。聖人之四府者,易詩書春秋之謂也,禮樂污隆于其間矣。春為生物之府,夏為長物之府,秋為收物之府,冬為藏物之府。號物之庶謂之萬,雖曰萬之又萬,其庶能出此昊天之四府者乎。易為生民之府,書為長民之府,詩為收民之府,春秋為藏民之府。號民之庶謂之萬,雖曰萬之又萬,其庶能出此聖人之四府者乎。昊天之四府者時也,聖人之四府者經也。昊天以時授人,聖人以經法天,天人之事,當如何哉。仁配天地謂之人,唯仁者真可謂之人矣。氣者神之宅也,體者氣之宅也。天六地四,天以氣為質,而以神為神。地以質為質,而也氣為神。唯人兼乎萬物,而為萬物之靈。如禽獸之聲以其類,而各能得其一。無所不能者人也,推之他事,亦莫不然。唯人得天地日月交之用,他類則不能也,人之生真可謂之貴矣。天地與其貴而不自貴,是悖天地之理,不祥莫大焉。


저서


주역삼재학


삼재해석과원류


....

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。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,其实表现的就是天、地、人三才思想,那时古人就把人放到了突出的位置。其他古老的神话,也包含着三才思想,如共工怒触不周山,天柱折,地维绝,天倾西北,地覆东南,自此天道左行,地道右迁,人道尚中。这是三才思想的升华,但是,还只停留在天、地、人各行其道的水平之上。到了《易经》的时代,人们终于发现:人可以向天、地学习,人道可以与天道、地道会通,通过法天正己、尊时守位、知常明变,以开物成务,建功立业,改变命运,成就了“三才之道”的伟大学说。......



국내연구자

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 ... 道有變動 ... 文不當故吉凶生焉....


효경삼재장

주역천미

주역신해

儒家形上思想中三學連結之生命哲學



공지사항
최근에 올라온 글
최근에 달린 댓글
Total
Today
Yesterday
링크
«   2025/01   »
1 2 3 4
5 6 7 8 9 10 11
12 13 14 15 16 17 18
19 20 21 22 23 24 25
26 27 28 29 30 31
글 보관함